2018年学校年度质量报告
  • 发布人:admin
  • 时间:2022-08-05
  • 点击:532
  • 来源:


2018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20191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8年)

一、学院情况

(一)学院概况

广西商业技工学校成立于1979年,位于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桂林市,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主管。1997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技校基础上成立普通中专――广西烹饪学校,2005年经自治区人社厅批准设立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三校同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17年12月,根据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批复,学校正式更名为广西商业技师学院(广西商业高级技工学校、广西烹饪学校)。学院先后荣获“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广西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自治区德育特色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名师培训基地”、“中国餐饮30年桃李芬芳优秀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学院位于桂林著名的“两江四湖”旅游景区的桃花江上游,毗邻风景秀美的芦笛岩,占地133600平方米。学院产权校舍建筑面积总计85888平方米,生均达34.7平方米。学院内拥有理论教学大楼、专业技能实训大楼、300米塑胶运动场等先进设施,建有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在桂林汽车总站北侧拥有资产1200多万元的实习饭店——八桂饭店。

(二)学生情况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132余人,学院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000人左右,在校生规模3988人,毕业生规模1144人以上,生源主要来自桂林市及11个县及区内其他市县。学院开设有13个专业,有国家和自治区示范专业6个,其中烹饪专业为全国示范专业,中餐烹饪、西餐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为自治区示范专业。学生鉴定通过率在97%以上,年培训规模在1640人以上。各项指标与上一年度相比的略有增长。

(三)教师队伍

学院全力打造一支大师领衔,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通过各项技能竞赛、绝技绝活演练,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专任专业课教师“双师型”49人,比例达到17.3%,教职工247人,专任教师194人,外聘33人,其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175名人,占专任教师的90.2%,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15人,占专任教师的7.7%,专任教师获高级职称25人,占专任教师的12.9%,师生比例为1:19,教师素质各项指标比例均已达标。

(四)设施设备

学院有集实验、实训、演示、交流、比赛于一体面积达23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实训中心,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与顶岗实习任务,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学院内固定资产总值为11597.72万元,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4546.24万元,实训设备数量7340套,实训实习工位数2908个,图书馆纸质藏书44718册。

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其中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6个。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院确立“重内涵发展,塑精品专业,育实用人才”的办学思路和“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的育人目标,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

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8%、专业技能合格率97%、体质实际达标率为93%、毕业率98%。

(二)在院体验

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5%、生活满意度96%、校园安全满意度96%、毕业生对学院满意度93%等。

(三)资助情况

学院严格执行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每年九月下旬,将全院贫困学生筛选收集,建立贫困生库,集学院在职党员之力,采取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的形式,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帮助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精准教育。

(四)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为98%以上,对口就业率为85%以上,初次起薪在1800元以上,升入高等教育比例16%,比上一年度增加3%。

(五)职业发展

各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订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院内实训、院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设计企业需要的课程,通过课程中的项目任务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一门课的设计、一个教学情景的设计、一节课的设计、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锻炼学生的学习、工作迁移能力,将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参照企业要求评价学生、评价老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精神,做好学生实习工作,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学院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学院各专业均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本院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了各专业建设规划和每年的年度发展建设实施规划,并在每年度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教育与产业、学院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重点建设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民族风味餐饮、汽车维修与美容、酒店服务与管理、幼儿教育等品牌专业。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

学院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根据国家和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

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主干专业局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一体化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等。

学院为机电、汽修、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数控等专业购买了虚拟仿真实务训练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效果。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开发了一部分教学资源,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包括PPT教案、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考试试题库。

(三)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建设工作

我院对各科室人员空缺情况,通过校内岗位调配的办法解决部门用人问题,最终调配岗位7人次;做好聘用人员招聘及管理;办理好2017年我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22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岗位聘任工作;完成了2018年的公开招聘的系列工作;办理了我院拟调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名;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上报申请98名非实名编的相关材料;办理了5名退休人员手续及养老保险领取的相关事宜。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248名(其中在编人员121名,聘用人员127名)。本年度我院共有1名教职工申报正高级;7名教职工评副高级职称;8名教职工评中级职称;5名教职工评初级职称。最后,1名正高级、3名副高级、4名中级、5名初级通过了职称评审。

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积极创建适合教师职业发展的环境,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学院制订和完善《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及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及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规定》、《兼职教师选拔聘用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并组织实施,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已适应中职教育发展和学院“素质引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实施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企业能工巧匠聘用、人才引进三大工程,倾力打造了一支大师领衔、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先后多批次派出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学院每学期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系部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 向全院师生展示系部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每周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学院下发了教师学历提升和下企业锻炼的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院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有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团队,引进、转化企业的生产项目,将企业生产案例、工艺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证书考核,没有获得“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不能参加高级岗位聘任。

(四)规范管理情况

学院重视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了《学院管理制度汇编》,涵盖有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校企合作、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及德育、财务管理制度等八个部分,共有155个制度。由于制度健全,措施有力,落实到位,近年没有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成为一所管理有方、高度安全、文明和谐的学院。

(五)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发展

开齐开足德育课,坚持每周一次班会课。进一步积淀校园文化。学院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三风”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扎实开展“抓小事工程”,推进“细节文化”建设,使全院师生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

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我院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整治校园卫生环境。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呈现出一派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德育、志愿服务等活动,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专业技能比赛、元旦主题文艺汇演,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常规管理教育月系列活动、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入团宣誓活动等,同时我院的社团活动也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我院已成立了舞蹈、志愿者协会、篮球社、舞狮社等十多个学生社团组织,涵盖了艺术、人文、公益、体育四大领域。在突破和创新的指导思想下,篮球社成立了一支学生篮球裁判队伍,完成了迎新生篮球比赛的执裁工作。舞蹈社团多次担任校内各项大型活动开闭幕式表演任务。各社团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开展社团活动,初见成效。

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班级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年轻班主任成长,2018年秋季学期推行班主任导师制度,班主任导师主要由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主要负责年轻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指导,以及班主任业务培训; 充分利用班主任例会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联系,积极协助班主任解决班级存在的问题; 成立班主任考核办法修订小组,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上要求各班级开展“抓小事工程”,通过细化要求,逐项训练,逐个突破,让每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完善人格,提高文明素养。班级日常管理分解为“宿舍、学风、纪律、卫生、出勤及早训”五项考核指标,期末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主要根据该班累计分数确定,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六)党建情况

2018年,我院党委被首次评为市商务局“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零的突破,也是新的起点。学院党委办公室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党建工作和学习计划,成立了德育、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3个工作小组。共组织召开2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开展2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活动,学院中心组集体学习2次。编制《学院各部门工作风险点和防控措施》汇总手册。协助上级党委培训要求,共安排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参加学习、会议共4次。积极完善“书记谈书记”工作台账,协助完成诫勉谈话4人。全年共迎接上级党委党风廉政工作检查1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检查1次,党费督查工作1次,完成自查报告3份。全年共组织党员党课学习6次、民主生活会1次、党员活动5次、建设党员活动室1个。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党课大讲堂”4次,推荐上报市级“优秀党员”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评选出校级“优秀党员”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

(七)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学院自主发展、内涵发展为宗旨,按照“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促进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实现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院根据教学诊改计划,各科室诊改工作逐一分解和细化到科室,每一个诊断项目、诊断要素和诊断点都有责任科室负责落实和实施。科室负责人为各诊改任务第一责任人,负责数据采集、诊断、改进、佐证材料整理及报告等。

在全院范围内有针对性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宣传培训,提升全体教职工参与诊改的意识。将诊改宣传培训列入学院质量管理常态化工作,适时召开专项诊改工作推进会;利用专家讲座等方式,借助校园网等手段,加强诊改工作动态宣传和交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诊改工作的重要意义。

根据诊断—改进—再诊断—再改进的工作思路,形成科室自我诊断、报告,学校审核、反馈改进建议,科室落实改进措施的自主诊改机制。同时梳理各科室职能,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相关流程,编制管理制度与流程紧密结合,适用范围、作业程序与控制重点明确的学校内控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根据预警反馈数据及时作出工作任务和实施进度调整,确保工作质量。

学院自我诊改完成后,准备自我诊改报告、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学院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等,积极接受抽样复核。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院选择了多家企业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各实习基地都能提供充足的岗位满足学生实习需要。

近三年来,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对教学实施、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工作环境进行改善,使学院教学软、硬件达到现代化学院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以订单形式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

(二)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广西商业技师学院实习就业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分工明细,专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管理要求把控学生实时实习动态,保证校企沟通通畅,学生信息真实准确,积极深入实习点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处理实习生实习问题,确保实习有序开展。

任务明确。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制定好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完成工作小结;每月第一周,各学部实习、就业管理部门定期召开校外实习班班主任会议;每逢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召开实习、就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院长听取各实习就业负责同志汇报工作,由院长、副院长布置一下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实习、就业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细化管理。每安排一次校外生产实习之前,召开学生实习动员会。由学部进行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由用人单位介绍单位概况。安排好生产实习后,要签定协议。分管副院长检查各系部实习、就业负责人巡访工作,学保科科长检查负责实习、就业工作人员及班主任的巡访工作。

责任到人。班主任负责联系好家长,确保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的家长了解学生的实习动向。各系部负责人,必须及时听取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认真填写学生生产实习巡视记录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保证每月走访所有的用人单位一次以上,配合班主任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分管副院长每周要听取就业的工作汇报,检查布置就业的各项工作并负责考核各学部负责实习、就业的工作,及时解决实习、就业处工作中的困难,宏观调控、指导实习就业工作。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为抓手,注重学院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秉持客户思维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院做精做强、办出特色。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院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社会服务

学院高度重视技术应用与服务工作,成立了技术应用与服务团队,大师工作室3个,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和送服务下乡,提升服务社会民生和扶贫攻坚的能力,得到区内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积极发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服务功能。对本地区开展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茶艺师、电子设备装接工、保育员、美容师、美发师、汽车维修工、计算机操作员、电子商务等12个工种,鉴定人数1647人,获证率97%,获得社会鉴定收入144785元。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18年我院在荔浦市农民工综合服务大楼投入177540元建设荔浦市中西式面点培训教室。

根据我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按照区委组织部统一要求,2018年3月,办公室副主任廖星被学院选派到大新县昌明乡五榕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各项扶贫工作开展有序,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植,建成了五榕村咘鸡屯的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基地内火龙果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其中贫困户种植面积占45亩,为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火龙果产业,厅里共投入了53万元建设火龙果综合加工厂,进行火龙果花的烘干、火龙果果酒、果醋等火龙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利用好商务厅今年投入的8万元,做好五榕村大屯的屯内道路硬化、大屯“双高”基地附加机耕路的建设和贝屯饮水工程项目的升级改造项目;积极对接结对共建的广西新振锰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争取到了1.5万元建成了五榕村的“爱心驿站”;学院争取到4个爱心企业为贫困村捐款12万元,用于贫困村的基础建设。

“一县一品”是广西商业技师学院与桂林市餐饮烹饪协会共同开展的合作项目,以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树立学院品牌形象、增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在育人为本、合作共赢、实事求是、服务性、可持续发展五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2017年11月至今,学院与阳朔县大师傅啤酒鱼连锁企业、兴安县喜屋精品酒店、阳朔县刘姐啤酒鱼、桂林市大可饮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一县一品”合作协议以来,完成企业需求的菜品技术研发4例:为阳朔刘姐啤酒鱼研发的创新啤酒鱼、传统啤酒鱼分别获2018年桂林市餐饮厨艺技能大赛金奖、阳朔渔火节美食大赛银奖,使企业的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为兴安喜屋精品酒店研发砂锅饭、烤羊排,做到量化标准、工艺流程规范,菜品质量得到保证,菜品销量得到提升。

学院按照“旺进淡出”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送急需的餐饮技术人才,实施企业员工在岗培训。与企业签署高技能人才订单班的培养;对接学院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培养校企一体化教师。在桂林餐饮企业的品牌建设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用桂林烹饪协会秘书长的话来说:“一县一品”项目,为桂林餐饮不仅贡献力量,更重要的是贡献了智慧。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保障

学院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院财务管理制度和桂林市及自治区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院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二)政策措施

学院强化党委领导学院发展方向,院长全面负责学院各项工作,每周召开学院办公会议,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院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院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实行全员聘任,实施绩效管理。每年对全校的中层干部和教师实行全员聘任,聘任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晋升、晋级挂钩。根据“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发放办法》,根据教职工岗位的特点,着重从完成工作量和取得的实绩等方面进行严格、认真、细致、公开、公正的考核,拉开奖励性绩效工资收入差距,受到了教职工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七、特色创新

(一)案例一:与中德诺浩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引进和实施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直接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课程。

我院于2014年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汽车维修专业为试点,开展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3年来,从首批合作培养人数40人,逐渐增长至每年合作培养150人左右。截止目前,共计合作培养人数320人。学员平均年龄16岁,38人获得了德国“汽车机电保养维修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学员学徒期间的平均收入1800元,转正后每月收入可达到3500元。

并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汽车维修工程方向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了中德诺浩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支德国标准、与企业技术同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招生人数从2014年120人到2017年260人,增幅216%,使该专业不断发展壮大。学生职业技能不断提升,学生两年来参加广西区技能大赛获四个三等奖,2016年学生双证获取率99.9%,就业率98.5%,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二)案例二:融入行企共育民族餐饮人才

学院依托示范校建设,借助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践行互利共赢的校行企合作运行机制,合力培养民族餐饮人才,服务国际旅游胜地。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合作企业对学生给予高度评价,满意率为99.6%。普遍认为我院学生实习态度端正、做事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习时能独立开展工作。正如桂林市小南国饮业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厨龙任生对毕业生的评价是:“专业基础扎实,文化素养高,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安心一线工作,发展后劲足。”

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9.80%,其中90%以上的学生都在广西及桂林市各星级酒店及民族餐饮企业工作。使民族餐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得到发扬光大。企业往往等不及学生毕业就来抢人,2015年2月26日刚开学,桂林市多家餐饮企业纷纷来校招人,广西其他市区的餐饮企业也随后跟上,出现学生供不应求紧缺现象,来晚的只能预订2015届的学生。目前2015届399名毕业生90%已被企业预录。

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施名师工程,打造优秀核心教学团队,通过建设谢欣大师技能工作室,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通过参加有针对性服务项目,行业各种学术论坛、技能比赛评定活动,如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提升自身的内力与良好的社会声誉。

利用示范校建设的专业师资、设备、技术力量等优势条件,为社会、企业及对口院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科研服务、技术指导、专业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再就业培训等,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中国烹饪协会、广西烹饪协会的领导及专家来校考察时一致认为学院专业建设有特色,非常适应区域发展需要。正如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曾大文会长考察学院时说:“学院领导有底气、教师有朝气,学生有灵气,学院有生气。教育教学制度健全,教学管理到位,德育工作规范有序,是一所办学水平好、社会认可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桂林市发挥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学院在2014年获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以“广西民族餐饮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7月我院荣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员;20175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烹饪协会30周年庆典大会上,我院荣获中国餐饮30年桃李芬芳优秀奖”。2017年5月,我院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注册中国烹饪(餐饮服务)大师名师培训基地”。2017年6月,我院荣获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烽火杯——烹饪教育成就奖”。2018年5月,我院荣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单位。2018年11月我院荣获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想“校企行合作委员会单位”。2019年1月我院荣获“改革开放40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餐饮业”人才培养卓越单位。

八、学院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抓住“十三五”新的发展机遇期,遵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学院创新发展、优质发展。

(二)认识规模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以质量促进规模,以规模保证质量。坚持以招生工作为中心,紧抓住教育教学这个核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学院高质量的发展。

(三)深刻认识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大胆探索产教融合新方法新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四)准确把握人才对学院发展的关键作用,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增强教师队伍的归属感,确保证学院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抓好顶层设计,强化文化、机制的引领作用,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六)以学院发展为核心利益,不断地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破解突出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和扩大学院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为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广西商业技师学院

                             2019年1月15日